随着可持续发展和人本主义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景观艺术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城市街路设计与铺装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许多专家对目前状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责目前城市的“地面”普遍缺乏“人性”和“个性”。
人们对路面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反思:路面要不要是美的?显然,让人们永远活动在色彩千篇一律、表面质感别无二致的黑色沥青路面和灰白色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单调乏味甚至沉闷压抑的心理感受和视觉感受决不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景观环境,人们也绝无可能获得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空间。于是,人们开始运用种类繁多的铺装材料和各种各样的施工工艺让路面美起来,彩色路面就是其中的一种。
1、城市交通发展阶
①第一阶段,作为发展初期,为了防止雨季道路泥泞,保证车辆正常行驶,需要提供具有足够强度、平整度好的晴雨通车路面。当时的技术需求主要表现为尽快提高道路铺装技术水平方面。
②第二阶段的特点是随着汽车交通的飞速增长,道路拥挤,事故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各国在道路网规划设计、线形的平、纵、横几何设计以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③在被称为第二次交通大战的今天,由于机动车辆已经超饱和,给社会、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提高道路在城市景观中的美学功能,保护环境,成为世界道路发展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在一些发达国家,彩色路面随处可见,它的交通功能和环境艺术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在我国,尽管目前城市道路建设平均水平尚处于交通发展历程的第二阶段,解决道路网规划设计、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仍是城市建设的主要课题。但是我国是发展不甚平衡的国家,一些大型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急需良好的投资环境来促进、加强国际合作,且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导致即便是同一个城市,对于道路建设水平和环境艺术的要求也极不平衡。因此,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景观环境建设开始逐步取得进展,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厦门、大连、中山等地都相继诞生了由彩色铺装的专用道,既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作用,又在改善城市外部空间环境领域显示独具魅力的装饰特性。
在城市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彩色路面作为一种城市道路面层景观铺装材料必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彩色路面的作用
作为一种道路面层使用,彩色路面与普通路面相比,因色彩变化可在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和美化街路空间环境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
城市道路的可辨识性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可辨识性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内容。彩色路面可以通过色彩变化划分不同性质的交通区间,这对交通安全是非常有利的。国外最近提出以公共交通代替小汽车个体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紧张拥挤,减少能源的浪费。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销路,日本提出在第十一个道路建设计划中大力发展远距离公共汽车交通,并规划在高速公路和主要干道线路上以彩色铺装区分公共交通车线路和一般车辆行驶线。这些彩色的公交专用道显示了优先者的便利,避免了其它车辆的干扰,让公共汽车好似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准点快速。彩色路面已经成为促进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手段,相信随着我国“公交优先”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这一简单有效的措施也必将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推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警示
道路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对驾驶人员和行人都是极为重要的。其作用实质上是希望能让驾驶人员或行人很快地发现,正确地辨认之后进行准确驾驶,从而达到交通安全目的。因此,交通标志的设计必须鲜明突出,要有足够的注目性和良好的视认性,对此各国专家学者都做出了许多努力。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交通快速行驶的特点,弥补现有交通标志在快速行使状态中的功能缺陷,根据驾驶人员的视觉特性,尤其是行驶过程中对路面的注视性和对色彩的敏感性,日、美、欧洲等一些国家纷纷将注意力转移到路面标示的研究中
在道路急弯陡坡处、分流合流处、十字路口、隧道入口、行人过街斑马线、儿童上学道路、桥面、加油站、收费站、甚至车辙较深处等特殊路段或场所采用彩色路面或亮色路面铺装,用来形成与普通沥青路面的对比路段,提示警告特殊的交通条件,使驾驶人员减速慢行,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发生。这种路面标示不会受到路旁建筑物、电线杆、树木、广告牌的影响,且与直接涂在路面上的标示相比,耐久性强,安全效果不会受到时间的影响,可以充分发挥高速交通的机能,保证车辆和行人交通安全,适应城市高速道路发展的要求。
3)缓解疲劳
从交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长的直线公路,不但容易使驾驶人员造成思想麻痹和错觉,而且也会产生视景与操作的单调、乏味感,使驾驶疲劳提前到来,这就容易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近年来人们十分重视道路的线型设计,把地形、环境和道路线型融为一体,从而改善驾驶条件,提高驾驶效能。然而,尽管良好的线型设计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道路沿线的景观,但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注视最多的还是路面本身,乏味单调的黑色或灰白色路面对人的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会减弱驾驶人员的注意力。尤其是沙漠、戈壁地区的公路,线型设计也无法改变沿线景观的单调性,驾驶人员在这样的公路上行驶,更加容易疲劳困倦、判断迟钝,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这时,如果在路面上做文章,利用铺装适当改变路面色彩则可以有效吸引驾驶人员的注意力,缓解疲劳,使其保持头脑清醒,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合理设计路面色彩的变化,则直线段长些也不会影响安全效果,还会缩短到达目的地的距离,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运行时间。
4)提高特殊路段防滑系数
公交站台、下坡路段、学校门口等需要紧急停车、刹车的路段,对路面的防滑要求很高。彩色抗滑路面时通过在沥青表层形成特殊的构造深度,减少车轮摩擦噪声,加大车轮摩擦系数,增加路面在干燥条件下和雨天的抗滑性能。通过颜色不同,提示驾驶人员提前降低车速,并通过磨擦力较高的路面面层,在紧急情况下缩短刹车距离,对由于雨天路滑等情况引发的交通事故起预防作用。
5)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一般城市地表有35%至50%是道路,通常是灰色的水泥路面或黑色的沥青路面,这些路面在吸热后变成巨大的发热体。美国加州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的“热岛小组”研究员吉伯特说,黑色沥青路面几乎能100%地吸收阳光中的热量,导致路面和四周空气温度升高,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研究表明,亮色系的“低温路面”能反射30%至50%的阳光。而新铺的沥青路面仅能反射5%,较旧的沥青路面则能反射10%到20%。
5)提高亮
由于人的视力与亮度有关,亮度加大可以增强视力,亮度下降视力就明显衰退,因此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要远高于白天。而使用反光率较高的亮色骨料形成的彩色路面铺装可以有效增加路面亮度,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在日本,已有采用玻璃珠作为填充材料的沥青路面,可以提供良好的光反射效果。此外,由于人眼对光的亮度变化的适应性,当眼睛从亮度大的部位转移到亮度小的部位时,不能立刻看清物体,一般要经过 4~6 分钟的适应后,才能看清物体,这就导致汽车驶入隧道时发生交通事故率升高。如当汽车进入高速公路的隧道时,隧道内虽有 100 勒左右的照明,但在白天,进入隧道前的照度(天然光照度)几乎达到几万勒。由于明暗差别过大,驾驶人员的眼睛不能适应,这时,即使产生1 秒钟的视觉影响(如若车速为 60 公里/小时,则 1 秒钟的视觉影响,相当于汽车行驶了16.7 米的距离),也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故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而利用亮色铺装有效提高隧道内路面的亮度,则不失为一种节约照明能源、提高行车安全性的好办法。
7)美化街路空间环境
长久以来,街道路面的发展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毫无美学色彩可言。黑色的沥青铺装和灰白色的水泥混凝土铺装占据着几乎所有的城市街路,这黑与白的条块使得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平面单调乏味,毫无生气。其实,从人的视觉特点和频率来考虑,驾驶人员在行车中总是习惯于把注意力集中于路面,时时注视在路面上;而步行者在街路上行走时,为了看清行走路线,视轴线往往向下偏 10°左右,实际上只看见建筑物的底层、路面以及街路空间本身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城市底界面在街路空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们心理、生理和视觉上接触频率最高的界面,其环境质量的高低对城市街路环境景观的影响举足轻重。
彩色路面可以有效美化街路空间环境,其强烈的视觉效果可以让人们产生独特的激情感受,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满足人们对美感的深层次心理需求,它可以营造温馨宜人的气氛,使街路空间更具人情味与情趣,吸引人们驻足,进行各种公共活动,使街路空间成为人们喜爱的城市高质量生活空间。
当驾驶人员在环境优美的道路上行驶时,道路线形在视觉上的和谐性与连续性,路线与沿线的地形、地质、古迹、名胜、建筑物、绿地、水面间的协调,中央分隔带的绿化,交通标志、照明设施的完善,加之独具魅力的彩色路面,会给驾驶人员带来非常愉悦的心情,减少疲劳,也就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当新开辟一条宽阔而环境优美的道路时,附近的交通量就会立刻被吸引过来,甚至一些驾驶人员为了领略美好风光,不惜绕道行驶,可见,驾驶人员对环境优美的道路是多么的情有独钟。
彩色路面不仅在汽车行驶状态下缓解人的视觉疲劳,给驾驶人员和乘客以良好的动态视觉连续感受,而且还会给步行状态下的行人创造良好的视觉连续感受。调查表明,对大多数人而言,令人心情愉快的步行距离通常为400~500米,这是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对人行为的约束。但是步行距离的长短绝不仅仅取决于体力,人们乐意步行多远往往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也就是说,感觉距离更重要。如果人行道或步行专用道铺装采用柔和亲切的彩色路面则可使步行者避免灰色水泥砌块单调、索然无味的非人性感受,并从中得到轻松与愉悦。如果利用表面涂敷技术形成反映当地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的地饰图案,还将使得步行者如同倘佯于户外画廊之中,获得美的享受,使步行活动变成一次愉快的旅游。